祈園精舍

宇宙規律國際佛學會,不定期開展朝聖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活動,已先後九次前往印度。此次,會長和會員們共計30多人,前往印度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朝聖,此站我們到達祇園精舍。

祇樹給孤獨園,著名佛教聖地,亦稱勝林給孤獨園、祗桓精舍、祗洹精舍、祗園精舍等,位於古印度憍薩羅國(Kosala,亦作拘薩羅)王都舍衛城(Sravasti,室羅筏悉底)城南門外五裏,內有浮圖十二,講堂七十二,房屋三千六百,樓閣五百。它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傳法的一大重要場所,它比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要稍晚一些,是佛教史上第二棟專供佛教僧人使用的建築物,但是佛陀在世時規模最大的精舍。

祇園精舍由拘薩羅國富商給孤獨長者發願建造。給孤獨原名須達多(Sudatta),意為善授、善施,名如其人,他家財巨富,常周濟貧困,尤其對孤獨老人,因此人稱給孤獨,義為「給予孤獨老者」。他看到城南郊二公裏處的一處園林,景色宜人,清雅幽靜,正是設立精舍的理想地點。於是和園林擁有者祇陀(Jeta)商議。祇陀乃波斯匿王之太子,富有無比,根本看不上須達多手上的銀錢,於是戲言「汝將黃金鋪滿園地,我方肯賣。」。須達多歡欣鼓舞,耗盡家資,終於達到要求,將金箔鋪滿了園地,祇陀太子感動而言:「園中土地,盡滿金箔,已為公得。惟我園中木未貼金箔,仍為我有。吾亦欲以獻佛也。」(白話:園中的土地,已經遍覆金箔,如願為您所得。唯有園中的樹木您沒有貼金箔,仍然是我所有,現在我也願意貢獻給佛陀。)祇園的祇,即來自祇陀太子(又譯逝多太子),故祇林又稱祇陀林(Jeta-vana)。波斯匿王、祇陀太子和給孤獨長者三人,因為捐贈祇園一事,後來被列入伽藍聖眾之列。 但是在巴利文原典內,對於祇陀太子這一段的敘述,並無如上述之戲言,而是就算給孤獨長者鋪滿遍地黃金也不願意出售。

後半生在此安居長達二十多年,因此現今流傳的經典,大約有七、八成都是在這裏講說的。很多佛經比如《阿彌陀經》和《金剛經》開篇就提到佛陀「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」。在佛教本生故事中,釋迦牟尼佛的過去世曾在這一片地區(仍是園林)作鹿王,跟此地有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