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for:
拘尸那迦

宇宙規律國際佛學會,不定期開展朝聖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活動,已先後九次前往印度。此次,會長和會員們共計30多人,前往印度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朝聖,此站我們到達拘屍那迦。

拘屍那迦為釋加牟尼圓寂地,位於印度北方拘屍那揭羅西亞村。佛教徒尊該地 為佛陀涅盤地。古印度佛教遺址。傳為釋迦牟尼涅盤處。亦譯為俱屍那、拘屍 那、揭羅等,意譯為角城、茅城。古印度末羅國的都城。在今印度北方邦哥拉 克浦縣凱西郊外,名「摩達孔瓦爾」(意為「死王子」)。4世紀法顯來此時,已人 煙稀少,大部寺院頹圯。7世紀玄奘到此,更是荒無人煙。1853年,英國學者發 掘了這一遺址。現存主要文物有約在5 世紀雕刻的釋迦牟尼涅盤像(1833年發 現),側身臥於石榻之上;像與榻系一塊整石刻成,並刻有阿難等弟子像和銘 文。現該像保存在新建的大涅盤堂內。另有大涅盤塔、安伽羅塔等。

Read More
七叶窟

宇宙規律國際佛學會,不定期開展朝聖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活動,已先後九次前往印度。此次,會長和會員們共計30多人,前往印度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朝聖,此站我們到達七葉窟。它又作七葉樹窟、七葉樹林石室、剎帝山窟、車帝石室、七葉穴、七葉巖、七葉園。

位於印度王舍城附近毗婆羅(巴Vebha^ra )山中之石窟,為王舍城五精舍之一。因窟前有七葉樹,故名。其地原為釋尊說法之靈跡,佛滅後迦葉尊者於其處會五百賢聖,以阿難陀、優婆離、迦葉等為上首,結集經、律、論三藏,安居三月,完成大業。據法華經文句卷一載,五精舍指鞞婆羅跋恕、薩多般那求訶、因陀世羅求訶、薩簸恕魂直迦缽婆羅、耆阇崛山等。但據枳橘易土集卷二十一,則將薩多般那求訶、鞞婆羅跋恕二者合並 為鞞婆羅跋恕薩多般那求呵,而加入竹園一名,合為五精舍。

Read More
竹林精舍

宇宙規律國際佛學會,不定期開展朝聖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活動,已先後九次前往印度。此次,會長和會員們共計30多人,前往印度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朝聖,此站我們到達竹林精舍。

據說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,四處奔波宣揚教理,跟隨弘法的弟子常有數百人。他 們沒有固定休息的地方,白天在山邊、樹下學道,晚上在頹垣、破屋住宿。而竹 林精舍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專用的建築物,它也是後來佛教寺院的前身, 計分十六大院,每院六十房,更有五百樓閣,七十二講堂,是佛祖宣揚佛法的重 要場所之一。

據《大唐西域記》卷九載,有一大長者迦蘭陀,時稱豪貴,以大竹園布諸外道。 見到釋迦牟尼佛後,深起信心,乃將外道逐出,在竹園中建立精舍,請佛居住。 精舍在王舍城北門一裏余,用石頭砌成,門向東開。佛陀在世時,經常在此居住, 並說了數部經典,以導凡拯俗。佛寂滅後,弟子在此塑造了與佛真身一樣大小的 佛像。精舍東面有佛舍利塔。佛涅槃後,未生怨王分得舍利,持歸後式遵崇建, 而修供養。阿育王時,為舍利起塔,供養於內。附近還有迦蘭陀池塘。至今,竹 林仍然生長茂密。精舍遺址是一個小土丘,考古人員已經發掘出迦蘭陀地毯,以 及其它一些少量的文物,但學者現還不能確認。 另說竹林精舍是頻婆娑羅王為佛陀捐施建造的。 另據說是當年佛陀帶了三迦葉兄弟和徒眾千人,到摩竭陀國去,頻婆娑羅王恭敬 迎接,虔誠皈依,並且在王舍城建築了竹林精舍,獻給佛陀。

Read More
灵鹫山

宇宙規律國際佛學會,不定期開展朝聖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活動,已先後九次前往印度。此次,會長和會員們共計30多人,前往印度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朝聖,此站我們到靈鷲山。

靈鷲山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附近的 山峰,因系佛陀說法之地而聞名。又作伊沙崛山、耆阇多山、姞栗陀羅屈咤山、 揭梨馱羅鳩月互山,意譯靈鷲山、鷲頭山,或稱鶢山、鷲嶺、鷲臺。

此山為王舍城五山中最高大者,園林清凈,聖人多居此處。佛亦常住於此,諸 大乘經典亦多在此山中說。如《無量義經》雲︰『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王舍城耆 阇崛山中,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。』然四阿含及南方所傳諸經典中,均未載此 山,而多以給孤獨園、迦蘭陀竹園等為說法處。 

Read More
菩提伽耶

宇宙規律國際佛學會,不定期開展朝聖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活動,已先後九次前往印度。此次,會長和會員們共計30多人,前往印度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朝聖,此站我們到菩提伽耶。菩提伽耶,又稱佛陀伽耶,位於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(Patna)城南約150公裏處,是釋迦牟尼的悟道成佛處,已成為佛教徒心中的聖地。

菩提伽耶金剛寶座塔的主塔高約50米,形如金字塔,底部為邊長15米的正方形,向上逐漸收縮,頂部呈圓柱形,上立一銅製螺旋形圓頂。塔底一層四角豎有4個與大塔營式相同的小金字塔。大塔東門兩旁辟有佛龕,立貼金佛像數座。其余三面為高2米的石欄桿,共60根,系公元前5-公元2世紀的作品,現藏於各地博物館,只有復製品放在野外、塔西側是著名的大菩提樹,據說佛陀即在此樹下得道成佛,故受到佛教徒敬仰,其枝也曾多次被折,代表佛陀送往世界各地的佛寺供養,繁衍滋生。原樹已在1870年被大風刮倒,現在的樹據說是原樹的「曾孫」。現樹下立有紅砂石板金剛座,以指示佛陀成道處和表示佛的智慧。

Read More
Page 2 of 3
1 2 3
error: